数字化浪潮中的“企业服务”。
从应用场景分类
如果以应用场景作为分类标准,下沉市场的分类和中高端市场,也就是此前企服厂商主打的市场分类没有太大区别,主要是通用类场景和不同领域的细分场景。
1、通用类场景,比如流程类、管理类、协同办公类等。
这类场景,中高端市场和下沉市场的最大不同在于,使用人群的使用习惯不同,即白领人群和蓝领人群的工作习惯导致了其在流程、管理、协同等场景的差异。白领更习惯使用OA系统(电脑端),以及钉钉、飞书等办公软件,而蓝领人群的通用类场景中有其特定需求,即功能不要太复杂,简单易用。
在这个基础上,围绕下沉市场的不同使用人群,划分出了几派:
第一派是体力劳动者,他们的使用习惯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想使用比如企业微信、钉钉等的新APP,新的APP有一定学习、培训成本,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使用者来说有一定门槛,并且在这些领域,任务管理不一定是高频的,下载APP的使用率也不会很高,会导致任务传输效率变低;
二、最好不要是在电脑端使用的系统,因为传统行业往往不像互联网公司人手一台电脑,并且工作场所不一定配有无线网络;
三、在一二的基础上,工作任务往往通过微信上传下达,但是微信的传输格式和文件大小是受限的,并且在众多信息流中,容易出现遗漏。
总结而言,如果想要切入体力劳动者的市场,比如建筑施工、外卖快递、维修保洁等,除了有能力自研系统的企业外,最好的方式还是通过微信小程序建立流程管理协作工具。
第二派是低技术含量的办公人员,这其中的典型代表是小型电商、中介等。他们相对于体力劳动者有更好的IT素养,但其业务模式决定了工具简单。在这种场景下,联网、能够协同的表单类工具往往是最好的选择。
还有一派是松散的组织。钉钉、企业微信等的内部使用,需要建立在一个“公司”的基础上,但对于松散组织来说,这并不利于他们的管理和协同。疫情催化了灵活用工趋势,越来越多的自由职业者出现,而他们的更多是为了完成一个项目,非长期的管理和协同;以大学社团为代表的组织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此时web端的工具,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载体。
(to松散组织的工具)
完美邮箱是较为典型的针对松散组织推出的协同工具,不需要额外下载IM、视频会议等多个APP,也无需在电脑上安装系统,只需要打开web端的一个邮箱页面就可以协同工作,培训成本低、使用门槛低。
金山文档的用户群体结合了以上三派。其用户中的60%是来自传统制造业和电商用户。这些用户通过金山文档小程序中的表格功能等进行生产任务的管理、承接。其使用习惯是,更偏向使用QQ、微信来进行沟通,并且也很难申请到钉钉和企业微信的认证。在QQ、微信等个人沟通工具和企业微信、钉钉等企业IM之间,就是金山文档这类协作工具的机会。
汪大炜表示,表格形态对很多下沉用户来说是非常好的管理载体。比如一个四五人的淘宝店,只有客服、出货仓储管理、销售几个部分,并且往往一人身兼多职,此时并不需要引进复杂的诸如ERP、CRM之类的系统,表格就能解决;但同样都是表格,Excel不具备实时协同的能力,因此表格类工具会有新的机会。
2、聚焦不同细分场景
除了通用类场景,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会有各自的场景,他们对于数字化服务商也会有不同的要求。
制造业、建筑业等场景
制造业、建筑业是蓝领聚集的典型场景。目前市场上大概有十万家建筑、工程建造公司,其中8%为头部企业;而制造业数量更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年鉴2018年,中国年收入超过2000万的工厂有300万座,年收入2000万元以下包括小作坊,数量过大无法统计。
(部分在最近获得融资的相关厂商名单)
电商场景
中国电商发展迅猛,到2019年电商规模已经超过30万亿。有数据显示,2018年,阿里、京东、拼多多、微店四大主流电商平台活跃卖家数量超过1000万。
电商商家往往规模不大,1~10人为主,且其工作人员不需具备复杂工作能力。
(部分在最近获得融资的相关厂商名单)
实体商户场景
中国中小商户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国内个体工商户超过8000万家,从业人员2.3亿,占中国劳动人口30%,其中又以夫妻老婆店居多。
(部分在最近获得融资的相关厂商名单)
蓝领用工场景
根据国家统计局等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的蓝领群体在4亿人以上,其中服务业蓝领约占1.2亿,农民工约2.9亿,制造业蓝领约占1亿,建筑业蓝领近8000 万。这些蓝领跳槽频繁,平均每6个月换一次工作,而很多项目无法满足所有薪酬福利保障。因此,围绕蓝领管理、招聘、薪酬福利服务等工具和平台很重要,这也是从互联网时代就很“火”,近期又不断有新玩家入局的场景。
(部分在最近获得融资的相关厂商名单)
3、不区分场景的无代码工具
下沉市场由于是新兴起的市场,加之很多属于长尾需求,因此很多场景无法覆盖。而由于下沉市场的IT素养较低,数字化门槛较高,因此能够实现自主搭建流程的“无/零代码平台/工具”或许可以解决场景覆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