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在九十年末,任正非提出“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把生存作为华为的底线,但时空转换,二十年后,他又把“活下去”,由华为的最低纲领,上升为华为的“最高纲领”。一面是忧患重重,一面是信心满满;一面是悲观,一面是乐观;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以时间轴综合起来,灰度毕现。
对于“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这一命题,任正非在内心是认同的,2017年在一次国际咨询会议上,一位英国顾问期望任正非展望一下华为今后10年与20年的远景。任正非脱口而出:“20年以后的华为,我可以告诉你,两个字——‘坟墓’。”
他还曾言:“当华为的干部在总部漂亮的草坪上,喝着咖啡,听着PPT回报, 欣赏着周围的美景,下一个倒下的肯定是华为!”但是,任正非也提出这个命题的新假设:“如果我们能坚持‘力出一孔,利出一孔’,‘下一个倒下的就不会是华为’,如果我们发散了‘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原则,‘下一个倒下的也许可能就是华为’。历史上的大企业,一旦过了拐点,进入下滑通道,很少有回头重整成功的。我们不甘倒下,那么我们就要克己复礼,团结一心,努力奋斗。”
任正非用自己的灰度管理理论,完美地破解了这个重大的管理哲学命题。
3. 加入结构轴的灰度:
任正非对公司内部各阶层提出不同的要求,统合起来看,这是基于内部结构区分的灰度管理。如:
高层要有使命感,中层要有使命感,基层保持饥饿感;
高层任人唯亲;中基层任人唯贤。
高层读书破万卷;中基层读书破万遍。
眼睛对着客户,屁股对着老板。
效率优先,就是公平。
又如实体组织配置:主官+专家+职员。
任正非说:“决策的过程是灰色的,所以决策层必须有开放的大脑,妥协的精神,这样才能集思广益。但越朝下,越要强调执行。高层决策忌快忌急,慢一些会少出错;基层却要讲速度,讲效率。”
又如,任正非曾提出:要砍掉高层的手脚,要砍掉中基层的头脑。砍掉手脚的人就不会指手画脚,而成为思想领袖,洞察未来,仰望星空;而砍掉头脑的人就不会胡思乱想,而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罗文。执行力与创新力是存在排异反应的,执行力强大了,就会遏制创新力,相反,创新力强大了,也会消减执行力。执行力依靠的是手脚,不需要脑袋;创新力主要依靠头脑,不太需要手脚。
以下以任正非提出的核心价值主张为例,作一综合分析。
任正非提出了华为的核心价值主张:“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第一,核心价值主张必需是非分明,其提倡与坚守的,亦是其反对与舍弃的。坚守以客户为中心,实际就是反对以股东、以上级、以员工等为中心。从这一角度看,华为的核心价值主张包含了黑与白的两个极端,也是具有灰度的管理。
第二,从时间轴的演变来看,华为的核心价值主张是2010年提出来的,在此之前,有不同的核心价值主张,如《基本法》前后的表述,历经实践发展和实践的演变,才有现今的表述,此其一。其二,“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是短期核心价值主张,而“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则是长期价值主张,时间予其以灰度。
第三,从空间轴来看,“以客户为中心”,界定的是外部导向,是由华为的使命与愿景所界定,而“以奋斗者为本”则是确定的是内部导向,确定的是对华为内部员工的要求。
第四,从结构轴来看,“以客户为中心”,是导向、牵引与目标层面的核心价值主张,而“以奋斗者为本”是短期性的工具、手段与途径层面的核心价值主张;“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则是长期性的战略、机制与活力层面的核心价值主张。
2008年7月15日,在市场部年中大会上,任正非提出“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是两个矛盾的对立体,它就构成了企业的平衡。难以掌握的灰度,妥协,考验所有的管理者。”任正非是基于灰度管理的理念,提出华为的核心价值主张的。
由此看出,华为表面上是非鲜明的核心价值主张,如加入时间轴、空间轴和结构轴分析,也具有灰度管理的精髓,也是任正非灰度管理理论的集大成的体现。
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这就是任正非灰度管理的力量!
上述在十个方面的灰度管理与三维灰度管理,构成了任正非的灰度管理理论体系与灰度管理实践体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任正非的灰度领导力。
7
被误读的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