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华为心声社区发布了任正非于2020年6月19日的讲话《星光不问赶路人》。任正非上一次内部讲话还是给荣耀送别会上的讲话,巧合的是1月22日荣耀发布V40系列新机,系独立后的首秀。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这次几百高级干部自愿降级,就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好的。
我们在科学上要敢于大胆突破,敢于将鸿蒙推入竞争,鲲鹏和昇腾的生态发展与软件的开发决不停步。AI的数据是本地化的,与我们的“一圈一点”的发展方针是一致的,我们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冯诺依曼架构、反冯诺依曼架构,都是冯诺依曼思想的胜利,我们在计算上是可以有作为的。对未来科学的探索不停步,研发不停步,继续勇往直前。不能以后生存下来了,却看不见未来了。没有明天了,这样的生存是没有意义的。
“宁可向前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
华为鸿蒙路线图
过去几百年来,西方科技像灯塔一样照亮了人类追赶的道路,不仅仅是飞机、火车、汽车、轮船、收音机、卡拉OK……;也不仅仅是欧拉公式、拉格朗日方程、傅里叶变换、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也不仅仅是贝多芬、歌德、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他们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是我们敬仰的。在美欧日俄……等国的灯塔照耀下,整个世界都加快了追赶步伐。
今天的人类繁荣与英欧美日的“灯塔”是分不开的。我们要尊重这些文明国家、尊重先作出贡献的先辈。孔子都二千多年,我们还不是在尊孔吗?今天我们已积累到一定程度了,也想要学习在无人区点亮5G的灯塔,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回报世界给我们的引导,让我们的光辉也照亮大家共同前行。
当我们尝试迈出第一步,刚刚擦亮一根火柴,企图点亮一座灯塔时,就受到美国的不理解,不理智的一棒打下来,一开始我们还真以为是我们合规犯了什么错误,在自查自纠;接着第二棒、第三棒又打下来,一棒比一棒狠,我们才知道是要打死我们,并不是小羊在上游喝了什么水。
求生的欲望,使我们振奋起来了。全体员工表明了,“宁可向前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我们并不以此灰心,我们也不会怨恨,美国仍然是世界的科技灯塔,我们仍然要一切向先进的人学习。
华为回应“美国打击芯片供应链”海报
当前科技的进步已超过人类的迫切需求,一项科技发明并不能创造一个大产业、创造超额利润。像蒸汽机、电动机的出现那样,就改变了一个世界,现在需要全世界的合力,才能完成一个产品、一个产业。
科技发展正处在一个饱和曲线的平顶端,付出巨大的努力,并不能有对等的收益,反而给追赶者减少了追赶的困难。例如,我们每年投入研发经费是200亿美元,但收益只有研发投入的40%,60%的蜡烛在黑暗的探索之路燃尽了。我们仍无怨无悔的努力攀登,也像欧、美、日、俄等国领先公司一样,像蜡烛燃烧自己,也照亮别人。
成功的标志是盈利能力,没有粮食,心会发慌
研发力量要聚焦。我们评价产品线,对没有前途、领路人多年都是在讲故事的,坚决裁掉一部分产品。Marketing不要空谈,不要产生一些专为上面写报告的高薪阶层,要走上前线,支撑胜利,创造利润。
我们既要垂直向上探索新技术、新理论对产品的影响,也要重视产品在场景化中组合应用的竞争力。让喜马拉雅山的雪水流下来浇灌南泥湾、牡丹江,让它流过马六甲海峡,穿过红海、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加勒比海。“南泥湾”计划,不是一个短计划,把一片黑土地都浇肥。
什么是场景化?例如,我们常说的工业互联网(工业、联接、人工智能),首先它的本质应该是工业(当然包括农业、医疗、教育……);联网就是联接这个产业,我们最熟悉;然后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中除了算法、算力,更重要是Know How。Know How在行业里、在企业手里,是他们数十年的摸索积累与千万次验证,反复建模,留下的理论与经验结晶,这是我们最不熟悉的。
我们在场景化应用中,必须重视客户需求,必须依靠行业专家,如煤矿军团要探索出一条5G+人工智能改变社会的道路来,真正使5G改变社会成为一个现实。我们不能再简单地认为,以“联接为主”去加什么,就会是什么,这会误导我们努力的方向,增加客户的负担。我们是一个科技集团,更是一个商业集团,成功的标志还是在盈利的能力,没有粮食,心会发慌。
战略研究院要继续扩大自己研究的“喇叭口”,坚定不移吸收宇宙能量,发现新的基础要素;2012实验室要敞开胸怀,周公吐哺,引进人才,特别是稀缺人才或天才;坚决不移地向前进,不要你们考虑公司的财力。要积累起领先世界产品的要素能力与技术能力。不能等我们过几年活下来了,却看不见方向了,那活下来的意义是什么呢?那你们是罪人。你们要流动,将一部分人流动到需要的地方去,增强公司总体活力。
不要盲目地争夺什么第一
市场要努力将公司的主力产品按场景化做到云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最优,让客户感觉到价值。要逐渐从销售收入导向,转向加大利润的考核权重,各产品线、各地区部不要盲目地争夺什么第一,我们更要关注夯实生存与发展的基石,现在我们没有长期争夺第一的基础条件。要创造价值、合理利润,使公司健康成长。
合成营是一种作战模式、商业模式转换的载体。突击队是一种组织形态,是造就3-5年后一大批有综合能力的领袖。同时我们也把一些生产自救类产品做大,增加利润给公司提供保障,也为保存员工留下实力,作好储备。